15-03-31 桂林象山区二所学校(二附实验小学,博阳双语实验学校)工作坊

行知赏识工作坊:第一讲《觉醒:把真爱找回来(上)》

日期:2015年3月31日
单位:2所学校-桂林象山区二附实验小学,博阳双语实验学校
地点:桂林象山区二附实验小学讲座会场
人数: 110人
对象:中层干部,校长,象山区副局长,董事长,老师

以下是老师们的心得:

 1.来自 桂林市象山区二附实验小学  黄舒畅

  
春风化雨暖人心,精耕细作育良才

                                                                                               —–观曾桂安会长“赏识教育”有感

今天,行知赏识学会曾桂安校长来我校进行讲座,一天满满的7个小时听下来,满满的正能量。收获颇多!

一、“教育是人类春天的事业,教育工作者要有春风的气度。”

教育当以春风化雨去滋润孩子的心灵,充实他们的头脑。尤其是基础教育,更是需要爱的教育。 调皮是孩子的天性,玩耍亦是他们权利,当课堂的秩序与孩子们的活泼发生冲突时该怎么办呢?是严厉以呵斥,还是变通以赏识,通过爱的力量去感染孩子? 呵斥不是气度的表现,不是爱的传达,那孩子如何能“亲其师而信其道”呢? 相反,如果老师能解除急躁,改变心态,真心的与孩子交流,用温和如春风的语言,定是另一番效果。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做人,做真人。上行下效,老师的言谈举止,孩子们会潜移默化的学习。教育者亦是引导者,文明引导出文明,真人则培养出真人。自己教育是不能速成的,如麦苗成长需要耐心的浇灌与培育。需要老师有春风的气度,不功利,用真爱。教育是要有智慧的。

二、赏识教育的正能量

开篇,曾会长给我们做了一个手掌的例子。当你对相对长的手指进行击打,辱骂的时候,手会变短;而当你真心的对着称赞,感恩,鼓励时,手会变长。 这个告诉我们,赏识是一种正能量,而爱亦是一种正能量。

家庭需要正能量,教育需要正能量,社会需要正能量。 赏识来自于爱,来自于不功利。 赏识并不是一味的称赞,而是真心的去爱,去传达正能量。倘若我们都能用正能量来对待我们身边的人,多看有点,少看缺点,社会会更和谐,家庭会更和睦而教育会更有力度。

春风化雨暖人心,精耕细作育良才!教育是爱的事业,需要智慧,需要正能量!

2.来自 桂林市象山区二附实验小学  陈燕萍

 

“赏识 = 信任和宽容”

我们二附实验小学今天有幸请到了国际行知赏识学会的会长曾桂安先生,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赏识教育的真谛,曾会长的演讲深入浅出,有小游戏、有互动、有视频,使的整个演讲过程引人入胜,掌声不断,精彩之处后排的老师都站了起来,以便更好地加入活动。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有多少个学生就有多少个独特的世界”。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潜力,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为此,对于从事中学教育工作的我们,必须深入细致地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天然禀赋及个性特点,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给他们一个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高扬“以人为本”的价值理想,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愉悦感、安全感、尊严感。学生的潜能、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教育学生最重要的秘诀是爱。教师要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学生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和尊重,才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要真正做到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人看,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很多时候,学生仍然是教师的奴隶,是向老师学习生存之技并由老师随心所欲塑造的小泥团,是两脚的书橱,是应试的机器。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坚守我的教育信念,我磨砺出一种性格,那就是宽容、信任和赏识。

 一、要学会信任,信任他们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我教你学,课堂上老师要把知识讲懂、讲透,惟恐学生不会,才感到欣慰,课堂上没有学生活动的时间,没有让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禁锢了学生的思想。久而久之,不但教师身心疲惫,而且养成了学生的惰性。教师的爱,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转化成学生对学习的爱,对生活的爱,应该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不断的锻炼,获得学习和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但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我逐渐发现,学生其实都是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只要解放头脑,创造让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他们在很多问题的解决上都能带来惊喜。比如在教学中,给学生自学的机会,抛出一些问题和观点,让学生讨论、实践,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班级管理中,给学生落实责任,让学生来参与班集体管理,给学生创造为班级建设服务和施展才能的机会等等,这既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也解放了老师自己,何乐而不为之呢?

二、要学会宽容,宽容他们的过失。

我们也经历过学生时代,都是从不断的犯错误中成长起来的。所以,今天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一样。作为一个社会的人,生活在集体中,有着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也有一些人为的规定,要去维持,要去遵守,成人也难免有犯错的时候,更何况孩子。所以,当学生踩红线、犯规章、出现小毛病的时候,作为教师难免会生气,但我们要学会宽容,要静心分析,耐心的教育;几个学生作业一拖再拖,我们在费时费力催促的同时,要学会宽容——伟人说得好“世界其实是由具有懒汉思想的人推动前进的,不是因为不想走路,才发明了汽车、飞机吗”。自己班平均分比平行班的平均分低点,就因为班里那几个低分学生拖了后腿,我们不应该生气,要学会宽容。

我想:只要我们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人看,宽容和信任他们,把每个学生当人才来培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尽量发现他们的长处,努力纠正他们失误,挖掘他们的潜能,相信他们的能力,以其之长,补其之短,他们一定能找到自信,努力充实自己,健康成长,长大后能成为一个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肩负起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做一个个合格的“人”,优秀的“人”。

Leave a Reply